中新网北京8月17日电 (徐婧)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在今年首次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日前,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举办主题论坛,邀请知名纪录片、剧情片导演,体育厂牌代表,体育基金会理事,国家队运动员等多领域嘉宾,围绕体育题材电影发展相关议题进行交流探讨。
用镜头传递体育运动力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次观影论坛从电影本身出发,嘉宾们观看了包括《让世界看见我》《冲撞》《阿拉申花》《筑梦者姚明2:光芒》《如果武汉是支球队》在内的5部体育题材影片。
在映后对谈环节,各位嘉宾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体育题材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最打动人的故事,并就“体育题材电影为什么越来越火”这一议题展开讨论。
斩获多项国际大奖的纪录电影导演、制片人范立欣以自己的作品《让世界看见我》为例,讲述了拍摄体育题材电影背后的故事,他认为电影“最终都是讲人的故事”,这个题材会和观众产生一定的共鸣,而中国体育电影市场恰恰缺少这种带有冒险精神的户外探险电影或纪录片。
导演、编剧盛志民认为,体育电影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真实性,将体育运动真实的魅力呈现在大银幕上,既要让业内人士看到其中的专业性,也要让观众在镜头当中感受到力量。
中国冰球运动员英如镝从“情绪”阐述,他认为电影能够给人带来情绪,而运动本身自带情绪,体育题材的电影能够将这种情绪捕捉下来传递给观众,二者相通相融,使得体育电影呈现出更好的表达。
加强电影中的体育精神表达
谈到体育电影进入主流电影市场的话题时,嘉宾们从受众、消费方式、体育文化的塑造、体育的公益性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
范立欣认为目前国内难以将粉丝文化和体育相关起来,国内的体育受众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增长态势和真正的社区文化、球迷文化的反哺,想要通过体育产业的火爆,带动体育电影市场发展的进程,需要一些新的尝试,例如通过打包的影展跟院线合作等各种形式来扩大市场,提升整个赛道的价值,加强体育精神在电影中的表达,推动中国体育电影走向世界,提升中国体育电影的全球影响力。
盛志民谈到,要提升受众对体育文化市场的需求,将受众带入到体育文化消费领域,再进一步推动体育题材电影与主流市场的结合。
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理事叶大伟以《筑梦者姚明2:光芒》为例,阐述了体育的公益性对体育产业的影响。他表示,大众已经形成享受免费产品的消费习惯,国内体育文化周边产品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用政府的力量推动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2年,北京成为历史上首座“双奥之城”,这不仅再次唤起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也重燃起电影人传播中国体育文化、助力体育强国梦的热情。随着竞技体育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以体育题材为核心的电影也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悉,8月13日至19日,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与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携手开展体育电影展映、体育电影主题论坛、体育电影周回顾展等多项活动,传播体育故事,传承体育精神,同时设立“体育电影项目扶持基金”,助力中国体育电影架好体育与思想的桥梁。(完)
盛志民谈到,要提升受众对体育文化市场的需求,将受众带入到体育文化消费领域,再进一步推动体育题材电...
17日,记者从杭州亚组委获悉,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并经亚残奥委员会批准,杭州2022年第4届亚残运会将于...
(黄令妍)8月17日,2022年少年CBA全国挑战赛总决赛在广西南宁市李宁体育园开幕。少年CBA全国挑战赛采用国...
资料图:无人机在夜空中呈现杭州亚残运会图标。中新社记者王刚摄 中新网北京8月17日电17日,杭州亚运...
在北京时间17日晨结束的斯诺克欧洲大师赛首日赛事中,中国“00后”小将袁思俊在延期资格赛中以5:2战胜世...